MENU
FI
新生代設計

彭星凱
好的設計 ,不用太多解釋、也無須刻意迎合
在新生代設計師中,彭星凱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之一。

做廣告出身的他,早在高三時就開始接案,目前是平面設計師、空白地區工作室負責人、學學文創講師,《小日子》特約美術。專精於包裝及出版設計的他,作品散見於國內外年鑑與雜誌,裝幀作品曾獲德國iF傳達設計獎、台北書展金蝶獎、海峽兩岸十大最美圖書等獎項,亦入選《Shopping Desgin》2015年Best 100「最佳設計師」之列。

除設計外,他的文字功力也不遑多讓,著有《不想工作》、《吃書的馬》,而正執筆論述著作《設計・Design・デザイン 》。


接下來,讓我們從彭星凱的作品中,體會他的設計精神。
「台灣有高比例的設計工作者從大學時期才接觸設計,缺乏技職學程的訓練,就跳進應用與思考階段。很長一段時間,國內設計教育多以『培養一名廣告人』出發,追求畫面的故事性,讓概念凌駕純粹的設計表現,導致現今平面設計不上不下的矛盾。」


「更甚,其他領域的設計工作者,也把平面設計視為一種門檻最低、最簡單的技術。空間、建築設計師、多媒體設計師與藝術家,皆能輕鬆地跨足平面設計,承接設計工作。『只不過是排版而已』這樣的話時有聽聞,設計師們卻又總是埋怨社會不尊重設計。」
摘自《吃書的馬》一書內文〈表演者沒說的事〉
1
首本個人作品集
吃書的馬
《吃書的馬》為彭星凱 2009~2016 年的作品選集,全書以「彭星凱的作品自述」為主線,融合其他設計師、書籍作者、合作出版社主編眼中的「彭星凱的作品」,加上他與多位設計師、編輯及作家的對話,帶出他設計的緣由。透過自述、他術的交叉比對,讓作品集不僅僅是作品集,也讓讀者了解一本書的設計需要的不只是設計師,而是多方協調討論後的產出。

此外,透過與出版社協調的對話,讓讀者能一窺出版業的樣貌,展現出《吃書的馬》除設計外,文學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覷。
《吃書的馬》書封以淺灰色為底,佐以多個淺藍色小方格所組成。幾個小方格形狀像匹兩腳凌空跳起的馬,而「:P」和「:M」兩個表情符號,前者代表「看來很好吃的樣子」,後者表示「來咬一口」,給人一種親切可人之感,又以跳脫清新的字體表達「吃」的意思,與抽象的馬匹不謀而合。封面的最下端則有小字寫着「書設計是體現一個文化接收訊息的方式」,直接指出書的主旨。
本書以駱以軍的《女兒》封面作為開頭,這個大膽搶眼的設計充分表達出小說脫俗不羈的風格,也為《吃書的馬》的風格做下定位。
2
黑松沙士 清爽DER系列
於今年五月時,黑松沙士採用的新包裝引起民眾的廣泛討論。跳脫以往以沙士作為概念色而成的包裝,彭星凱改用透明外觀讓黑松沙士顯現本身的色澤,不但捨棄的多餘元素做了簡化,透明更讓消費者體會到真實親切。而捨棄多餘元素的減法也呼應「清爽der」減糖35%的概念,讓壓力減少35%,快樂就增加35%。
3
台灣啤酒 世大運系列
「我想透過這次的設計向運動員傳達,有人在關注著你們努力的過程,而不是只注重輸贏。」
彭星凱
彭星凱曾經做過台灣啤酒「水果系列」、「小麥啤酒」及「金牌台灣啤酒耶誕限定版」等商品,而這次台灣舉辦的世大運,台啤也以彭星凱的設計為主打,攻入世界的眼界。以代表世界五大洲的「藍黃黑綠紅」五個顏色為主,以律動線狀帶出年輕的活動力,推出一系列三款的包裝。不以台灣為主形象,而是站在選手的角度,從人為主發點,以簡單的圖形展現除台灣的多元性。
透過這些新包裝的設計,讓民眾看到台灣的進步,勇於擺脫沿用幾十年的傳統,結合時下流行展現出老品牌的新樣貌,這些改變,都是設計進步的動力。
想更加了解彭星凱嗎?
歡迎參加11/21(二)19:00在政大由彭星凱本人主講的《設計・Design・デザイン 》
立即報名講座!
Made on
Tilda